你知道我們每天所吃的米飯來自何方嗎?
在那樣的地方,還保有著什麼樣的景緻?是青山、綠水依舊,還是變換了顏色。 當社會分工越精細,我們越來越遠離了糧食生產的大地與河水; 遠在一端的田野,與我們的關係越來越薄弱,甚至模糊了糧食生產過程的面貌。 這一回的紀錄片【黑】,不是晨昏中對於田野的幻想囈語,而是令人觸目驚心的寫實情境: 一條圳溝的溝裡溝外,溝裡的是滿佈一身黑的髒汙,溝外則是滿滿的金黃稻穗。 能夠想像農夫引水,還得隨時注意圳溝的溪水狀況,除了常常漂浮著各種廢棄物,偶爾還來個五顏六色,上頭還浮著一層油汙。 同一個圳溝養出來的米,因著抽檢式的檢測,命運截然不同? 檢驗合格的稻米,真得就是安全的保證嗎? 究竟有多少的田地遭受到產業政策轉型後,臨立在田地附近的工廠毒害? 「工業用好水,農業用壞水」是否已經成為臺灣的一個必然而無法改善的現象? 趁著2016地球日到來的前一夜,邀請大家一起來觀賞【黑】這部紀錄片,想想究竟我們想要一個怎麼樣的未來,以及我們可以有怎麼樣的行動。 【線上報名網址】座位有限,記得點入報名喔! https://www.beclass.com/rid=1939f9457028a026ab5a 【活動時間與地點】 時間:2016/04/21(四) 19:00 ~21:00; (18:30開放入場,19:00準時開始) 地點:台中市東海國小(臺中市西屯區國際街75號) Google map位址:https://goo.gl/maps/Jr5cj3bF1WT2 【主持】呂淑慧│中科汙染搜查線 公民培力小組 【與談】林仁惠│ 環境法律人協會秘書長 【主辦單位】中科汙染搜查線、環境法律人協會、台中市文山社區大學大肚山農業文化生態樂活體驗課程 【主辦單位簡介】 *《中科汙染搜查線》為一個台中市在地性社團。從2015年的搶救大肚山反中科擴廠大遊行開始,集結著一群在地公民,遊行結束後成立的一個在地組織,專心耕耘中科汙染以及相關的議題,除了進行監督和揭露之外,也期許不間斷的在地公民培力,希冀引發更多人一同關注、討論和行動。(https://www.facebook.com/eyesonpollution) *《台中市文山社區大學大肚山農業文化生態樂活體驗課程》透過在地農作體驗,加上文化與生態踏查,並參與工作假期,實踐樂活精神。引領學員在做行為、消費決策時,會考慮到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和環境責任。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