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2015年工作報告(更新至160105).pdf |
財務報告

2015年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pdf |
EJA2015年工作項目:
- 培訓活動(環境訴訟律師培訓課程、Legal Clinic、志工培訓、行政法庭觀察)
- 座談活動(環境案例研究會、環境講座、研討會)
- 承辦案件進度→點我了解案件概要
●台益豐案--訴訟程序進行中
●高雄新園農場反震南鐵線案--訴願程序進行中
●核一乾式貯存槽--訴訟程序進行中
●桃園航空城案--協助當地居民及聲援團體參與聽證程序
●淡海二期案--參與二階環評
●淡北道路案— 參與二階環評
●中科三期案— 參與二階環評
【培訓活動】
環境訴訟律師培訓課程
EJA以專業的律師及學者提供社會大眾亟需的環境訴訟法律支援,近年來台灣許多重大爭議的開發案不僅違背環境正義的公平原則,同時行政權凌駕專業、獨斷獨行的行徑,更造成政府體制運作的嚴重失衡,因此培育環境訴訟專業律師已是刻不容緩的任務。
我們在2015年規劃第一屆<環境訴訟實務培訓課程>,經過審核後錄取16位律師學員,自6月中旬開始11堂的課程,培訓課程分為兩大部分:「環評研析」及「訴訟實務」,環評研析包括法規說明、資料研讀、審查程序等;訴訟實務以案例解讀程序攻防、實質攻防的訴訟策略及眉角,同時介紹如何進行環評法規中的公民訴訟。每堂課程規劃有延續性,結合具有豐富實務經驗的環境訴訟律師、專精環境法的學者及資深的環團夥伴,與學員們分享在法庭攻防、環評審查及法律論述上的寶貴經驗,並搭配實際參與個案,讓學員們學以致用。課程進行中,我們也提供學員們參與環境案件的機會,包含開庭、參與審查會議及撰寫書狀等。我們期盼本次培訓猶如蒲公英的小小種子般,培育更多環境訴訟的專業人才,讓經驗與知識得以傳承。
志工培訓
EJA與大學法律系合作,主動到校園講演環境議題,同時也提供同學參與法庭觀察、追蹤環境案件、規劃研習課程等實習機會。
●政治大學法律服務社
4月1日~6月23日 由EJA張譽尹律師、蠻野心足蔡雅瀅律師共同帶領同學參與《核一廠乾式貯存槽》案及相關反核議題的活動。
5月11日(一)12:20-14:00講題《核一的善後、訴訟、事後諸葛式的環境糾紛》案,講師吳磺慶律師。
●東吳大學法律服務。
3月20日~6月30日東吳大學同學將擔任本會法庭觀察員,依學生課表分派觀察的案件及特定法官。
●政治大學法律服務社
4月1日~6月23日 由EJA張譽尹律師、蠻野心足蔡雅瀅律師共同帶領同學參與《核一廠乾式貯存槽》案及相關反核議題的活動。
5月11日(一)12:20-14:00講題《核一的善後、訴訟、事後諸葛式的環境糾紛》案,講師吳磺慶律師。
●東吳大學法律服務。
3月20日~6月30日東吳大學同學將擔任本會法庭觀察員,依學生課表分派觀察的案件及特定法官。
行政法庭觀察
多年來EJA辦理環境案件,希冀透過司法途徑實現環境正義;法院之審判品質當然為本會關注焦點。為此,EJA成立了「法庭觀察」專案,初期將係針對本會會員參與或持續關心之環境案件,由志工進行法庭觀察,期待擴大公民參與、落實司法保障人民。
短期目標為:
●針對EJA會員參與或持續關心之環境案件,促進法庭活動的公民參與及發現法院辦理之問題。
●針對特定法官辦案狀況深入了解(含訴訟指揮、判決結果),作為督促改善之基礎。
今年3月開始第一批法庭觀察員針對小組提供的案件(核一乾式貯存槽、台南鐵路地下化東移環評案、核四全國性公投、長庚廢棄土堆置案、桃園航空城)及特定法官前往台北行政法院進行觀察紀錄。未來EJA將尋求與社區大學合作,以擴大招募法庭觀察志工。
※活動網頁→法庭觀察專區
短期目標為:
●針對EJA會員參與或持續關心之環境案件,促進法庭活動的公民參與及發現法院辦理之問題。
●針對特定法官辦案狀況深入了解(含訴訟指揮、判決結果),作為督促改善之基礎。
今年3月開始第一批法庭觀察員針對小組提供的案件(核一乾式貯存槽、台南鐵路地下化東移環評案、核四全國性公投、長庚廢棄土堆置案、桃園航空城)及特定法官前往台北行政法院進行觀察紀錄。未來EJA將尋求與社區大學合作,以擴大招募法庭觀察志工。
※活動網頁→法庭觀察專區
Legal Clinic
我們深刻體認培育新血就必須從大專院校的法律學程開始,因此EJA結合律師與學者的資源及專業,今年秋季班將於台大法律系開辦「環境公益訴訟實務」課程,以研究所學生為主,並開放大學部高年級(3-4年級)學生修習。
環境公益訴訟,因為諸多環境法規中的公益訴訟條款,在近年來成為我國環境訴訟實務中的重要面向。參與環境公益訴訟的律師,不但需要處理訴訟相關的法律議題,更需要有與環境團體及當地居民對話溝通的能力,以及與環境法律解釋及適用相關的科技知識背景。而這些相關能力的訓練,正是本課程的教學重點。本課程擬透過讓修課學生參與進行中的環境公益訴訟實務,參與律師撰寫訴狀及法庭論述的一連串動態過程,包括:研擬訴訟策略、與當地居民及環境團體溝通對話、旁聽法院開庭,加上在課程上對於相關議題討論的學術與理論分析,並針對學期中討論的指標案件舉行模擬法庭,深入修課同學對於環境公益訴訟相關議題的理解、以及實際進行訴訟能力的培養。
本課程的目標,旨在透過對於環境公益訴訟的實際參與及討論,培養修課同學對於環境公益訴訟相關議題的理解、以及實際進行訴訟的能力。課程將分成兩大面向:環境公益訴訟的法律、制度與理論研析、以及對於進行中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的訴訟實務參與。
本課程的目標,旨在透過對於環境公益訴訟的實際參與及討論,培養修課同學對於環境公益訴訟相關議題的理解、以及實際進行訴訟的能力。課程將分成兩大面向:環境公益訴訟的法律、制度與理論研析、以及對於進行中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的訴訟實務參與。
【座談活動】
環境案例研究會
召集人:李建良老師
邀請法律學者以案例為主題,與律師討論並提供論述,預計從9月開始,每兩周定期討論,鼓勵律師會員將案件提出分享,齊心協力藉由司法救濟實踐環境正義。
邀請法律學者以案例為主題,與律師討論並提供論述,預計從9月開始,每兩周定期討論,鼓勵律師會員將案件提出分享,齊心協力藉由司法救濟實踐環境正義。
環境講座

【5/16核廢立法評析】→點我看更多
日前行政院院通過《行政法人放射性廢棄物管理中心設置條例》草案,而更早之前,黃昭順立委也領銜提案《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法》草案。但前者空洞無物,後者則可能尚未實質解決核廢料問題,又已先行造災。讓我們跟專家學者一起來檢視這兩部草案的問題。
日前行政院院通過《行政法人放射性廢棄物管理中心設置條例》草案,而更早之前,黃昭順立委也領銜提案《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法》草案。但前者空洞無物,後者則可能尚未實質解決核廢料問題,又已先行造災。讓我們跟專家學者一起來檢視這兩部草案的問題。
【8/12空襲警報─談高屏空汙總量管制】→點我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