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法律人協會EJA
  • 首頁
  • 我們的工作
    • 校園紮根
    • 居民培力
    • 環境訴訟
    • 法規修法 >
      • 毒性化學物質暨資訊公開小組
      • 環評法研究小組
      • 國土計畫
    • 教育出版 >
      • 歷年期刊
    • 律師培訓課程 >
      • 環境律師培訓課程
      • 反迫遷律師培訓課程
  • 環境案件
    • 氣候訴訟
    • 交通政策 >
      • 淡北道路開發案
      • 桃園航空城
      • 台南西港不當開闢外環道
    • 工業開發案 >
      • 中科三期
      • 台益豐環境影響評估案
      • 高雄新園農場震南案
      • 屏東縣高樹鄉泰山村福鑫農具案
    • 企業社會責任 >
      • 越南台塑河靜鋼鐵廠案
    • 能源政策 >
      • 核電除役 >
        • 核能一廠除役計畫 >
          • 反核廢公投理由書
        • 核能二廠除役計畫 >
          • 核能二廠範疇界定會議民間聲明
        • 核能三廠除役計畫
        • 非核家園
      • 離岸風力發電計畫
      • 苑裡風車刑事辯護案
      • 彰化台電案
    • 其他開發案件 >
      • 新北市新店區灣潭自辦市地重劃案
    • 申請法律扶助
  • 活動訊息
    • 環境講座
    • 環境大小事 >
      • 聽證制度
    • 年度研討會 >
      • 2016年 >
        • 桃園航空城徵收聽證程序研討會
        • 我國聽證制度的檢討及改進:以土地議題及公共工程為例
      • 2017年 >
        • 環評制度改革論壇
        • 藻礁論壇
      • 2018年 >
        • 回歸徵收法理:區段徵收三十年的人權反省
      • 2019年 >
        • 能源轉型與氣候調適:再生能源制度落實與公民溝通
        • 行政訴訟法都市計畫專章的挑戰與未來
      • 2021年 >
        • 能源轉型法學研討會:走向常規化制度,漁電共生環社檢核的下一步?
    • 募款音樂會 >
      • 2021年共好募款音樂會
      • 方舟:同舟共濟EJA募款音樂劇
    • 加入志工 >
      • 志工培訓
      • 加入長期志工
      • 活動志工
      • 法庭觀察志工
    • 加入會員
    • 訂閱電子報
  • 關於我們
    • 組織團隊
    • 工作報告
    • 捐款徵信
    • 徵才訊息
    • 聯絡我們
  • 贊助我們

【實習日記】宜蘭中華村永侒礦場現勘心得

8/14/2020

0 Comments

 
文/張力強
 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五年級
​自從暑假來到環境法律人協會(EJA)實習,並接觸到永侒礦場案後,我開始對環說書上的中華村產生興趣,每次思考環說書上的爭點時,內心總會與自己拔河,開發單位與居民兩者間,究竟誰的說法才是正確的呢?正好環境法律人協會安排了中華村的現場勘查,與其坐在辦公室看著書件苦惱,不如現場走一回,揭開環說書的面紗,實地剖析開發案的爭點,因此促成了此次的中華村之行。
​
Picture

​來到宜蘭後,前往中華村路途的一開始就給予了我們不小的震驚,汽車行徑在蜿蜒狹窄的台七線上,普通的休旅車過彎時都必須小心翼翼的行駛才不會壓到中線,更何況是狹長龐大的砂石車,過彎時勢必會壓過中線,若有一個不慎,對向來車即有可能迎面撞上,但這就是砂石車每天所必經之路,讓我不禁存疑,真的有必要開礦讓這條路上充斥著砂石車嗎?此外,當地居民的兒子,也與我們分享了做為一個抗爭者家屬的心境,對於家人總是把抗爭擺第一,導致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陪伴家人感到不滿,我想這也是在整個開發案中,無形的成本吧。
​
​此後,我們來到礦場預定地山腳下的居民家略作休息,居民們非常熱情的招待了他們自己做的果乾,這當中我們訪問了當地居民,從實體爭點的疑問到抗爭的心路歷程,他們都知無不言,詳細的闡述他們的所見所聞,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也讓我心中的一個疑問漸漸有了解答,究竟永侒實業是不是一個有誠意想要兼容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育的開發單位?答案卻讓我非常失望,永侒礦場在受到居民的抗爭後,無可厚非的取消了原先所有的福利,例如津貼及便當等等,但卻又透過案外刑事訴訟、假消息,甚至製作「支持永侒實業開發案報告書」等方式,以斷章取義的內容針對反對礦場開發案的當地居民,讓我對永侒實業的最後一絲希望徹底消失,並帶著忐忑的心與前來引導的居民一同實地走訪環說書中爭議最大的「卡車路」。
​
Picture
​卡車路的路況,遠比台七線來的令人吃驚,甚至到了有些畏懼的程度,不僅遍地碎石、坡度陡峭、兩側草木叢生、路寬甚至僅有一台車轎車的寬度,我們幾乎是貼著草叢行駛,車子開來好比雲霄飛車一般的驚險,其後雖然因為天雨路滑使得我們必須徒步而行,但也應因為如此,我們得以更完整的觀察卡車路的細節。涓涓細流的雨水輕輕流淌在路面,草木之間穿梭著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水管,與山林顯得格格不入,但居民說,這就是山下居民的水源生命線,令我絲毫無法想像砂石車要如何行駛在這陡峭的斜坡上,或許挖土填平是唯一的辦法,但卻也勢必會影響山下居民的飲用水來源,而其中一處的路線預定地,只有滿滿的雜草以及垂直而上的山壁,連路都沒有,但在永侒的環說書中卻稱「路況良好」,如此弔詭的事,只有親臨現場才能從照片文字與現實的落差中深深體會,再者,最荒謬的是,永侒實業未帶領現勘的環評委員勘查這條卡車路,輕易地逃過了環評中最爭議的地點,如果環評勘查委員有親自走訪這條路線,可能根本不會讓本案進入二階環評,可見永侒實業自己對卡車路能不能通過環評也感到心虛。
 
Picture
​下山後,望著車窗外被永侒劃為礦場預定地的山頭,一股巨大的沉默向我們襲來,每個夥伴都若有所思,這片山頭的未來彷彿就掌握在我們手上,此時居民提議要請我們吃魚,氣氛劇變得讓人跟不上節拍,豐盛美味的菜餚令我們心存感激,非常感謝當地居民們的招待,此趟中華村之行,了結了我心中自開始跟案以來的疑惑,並且體會到在環境爭議案件中「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重要性,唯有實地走訪現場,才能體會土地景觀的珍貴,也希望自己在實習中的工作能夠實質上的幫助到中華村,替居民及台灣守護美麗土地。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現在位置:首頁>我們的工作>校園紮根

    校園紮根

    EJA培育關心環境正義的學生會員,提供參與實際案例的機會,並與校內法律服務社合作。

    分類目錄

    全部
    Pro Bono
    政治大學法律服務社
    永侒礦場
    法律實習
    第三跑道
    航空城

    RSS 訂閱

網站地圖

我們的工作
​律師培訓
法規修法
居民培力
校園紮根
教育出版
環境訴訟
環境案件
交通政策
工業開發案
企業社會責任
能源政策
其他開發案件
申請法律扶助
活動訊息
環境講座
年度研討會
環境大小事
加入志工
加入會員
關於我們
緣起
組織團隊
捐款徵信
工作報告
聯絡我們


贊助我們
You can Hel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