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筠庭
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五年級
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五年級
今年暑假來到環境法律人協會(EJA)實習,接觸了永侒礦場開發案,也因此於8月10日前往宜蘭縣員山鄉的中華村與居民進行簡單的訪談以及現勘開礦預定地。
永侒礦場的案件,讓我們看到了當地居民為了維護家園的團結與凝聚力,但也不乏有因為這個案子使居民被分化的問題存在,中華村內部因為此開發案,正反立場不停地較勁,甚至歷經了村長的罷免,與居民談及內部分化的狀況時,他們先是寡言的說了句:「是啊,有被分化。」沉默了幾秒後才娓娓道出被分化的諸多原因。永侒實業長期回饋社區,包含老人營養午餐、學生獎學金等等,本是美事一樁,但在永侒挾著以往的回饋去談新礦場的開發,使得這件美事似乎成為開礦的起手式,也成為堵上反對意見的最佳膠布;反對開發的居民們也承受很多我們無法想像的壓力,流言蜚語、不實指控四處傳播、傳票接踵而至以及各方的質疑,都讓他們在維護家園的這條路上舉步維艱,當日意外看到永侒實業製作送給居民觀看的精美報告書,表面看似在報告自103年以來回饋在地的成果,內容卻滿滿隱含著對反對方代表人物的指控,以上各種原因都加深了居民分化,就算之後成功守住這片好山好水,村民之間分崩離析的情感如何修復?在我最初擬定訪綱時,想問居民若是不幸開發案通過,他們的打算。然而看著在抗爭路上努力的居民,實在無法將問題問出口。
談話過後,由居民帶領我們前往開礦的預定地,也終於領教了環說書中開發單位所謂的「路況良好」是怎麼樣的風景。
這次場勘算是加深我們了解永侒礦場案那些無法在環說書或新聞看到的背景,可以知道居民們面對的挑戰、村裡實際情形、環境真實的面貌等等,還有在公開場合據理力爭的居民,實際也不過就是一般人,有脆弱的時候、需要幫助、需要支持,而他們要保護家園不被破壞的那份心也很純粹、沒有雜質。雖然本件開發案在今年6月10日環評會議審查決議應繼續進行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該審查結論於6月30日公告,EJA律師團也協助居民針對該審查結論提出訴願,將會是一場長期抗戰,再加上9月的村長補選,相信也是一個新戰場,很考驗當地居民的團結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