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法律人協會EJA
  • 首頁
  • 我們的工作
    • 校園紮根
    • 居民培力
    • 環境訴訟
    • 法規修法 >
      • 毒性化學物質暨資訊公開小組
      • 環評法研究小組
      • 國土計畫
    • 教育出版 >
      • 歷年期刊
    • 律師培訓課程 >
      • 環境律師培訓課程
      • 反迫遷律師培訓課程
  • 環境案件
    • 氣候訴訟
    • 交通政策 >
      • 淡北道路開發案
      • 桃園航空城
      • 台南西港不當開闢外環道
    • 工業開發案 >
      • 中科三期
      • 台益豐環境影響評估案
      • 高雄新園農場震南案
      • 屏東縣高樹鄉泰山村福鑫農具案
    • 企業社會責任 >
      • 越南台塑河靜鋼鐵廠案
    • 能源政策 >
      • 核電除役 >
        • 核能一廠除役計畫 >
          • 反核廢公投理由書
        • 核能二廠除役計畫 >
          • 核能二廠範疇界定會議民間聲明
        • 核能三廠除役計畫
        • 非核家園
      • 離岸風力發電計畫
      • 苑裡風車刑事辯護案
      • 彰化台電案
    • 其他開發案件 >
      • 新北市新店區灣潭自辦市地重劃案
    • 申請法律扶助
  • 活動訊息
    • 環境講座
    • 環境大小事 >
      • 聽證制度
    • 年度研討會 >
      • 2016年 >
        • 桃園航空城徵收聽證程序研討會
        • 我國聽證制度的檢討及改進:以土地議題及公共工程為例
      • 2017年 >
        • 環評制度改革論壇
        • 藻礁論壇
      • 2018年 >
        • 回歸徵收法理:區段徵收三十年的人權反省
      • 2019年 >
        • 能源轉型與氣候調適:再生能源制度落實與公民溝通
        • 行政訴訟法都市計畫專章的挑戰與未來
      • 2021年 >
        • 能源轉型法學研討會:走向常規化制度,漁電共生環社檢核的下一步?
    • 募款音樂會 >
      • 2021年共好募款音樂會
      • 方舟:同舟共濟EJA募款音樂劇
    • 加入志工 >
      • 志工培訓
      • 加入長期志工
      • 活動志工
      • 法庭觀察志工
    • 加入會員
    • 訂閱電子報
  • 關於我們
    • 組織團隊
    • 工作報告
    • 捐款徵信
    • 徵才訊息
    • 聯絡我們
  • 贊助我們

核能二廠除役環評進度報告

1/21/2019

0 Comments

 
關注核電除役議題的朋友,近期想必感受到核二廠的名字頻頻進入眼簾吧!核能二廠的除役由台電在2018年宣布自願進入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到底掀起了什麼樣的爭議與波折?

核二除役兩大環評 盤根錯節難分離

與核能二廠除役相關的環評案,近期就有兩件。其一自然是核能二廠整體的除役環評,其二卻是《核能二廠用過核燃料中期貯存計畫第二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這兩者的差異在什麼地方?簡而言之,前者是核二廠除役前必須要通過的環評程序,後者所指涉的卻是核能二廠內部乾式貯存設施的環評案。如果被本件環評案迷惑,認定除役環評並不包括乾式貯存設施的興建,對於核二除役案的理解又有偏差了。
​

核能二廠的用過核子燃料中期貯存設施共分為第一期與第二期,其中第一期乾式貯存設施採取露天方式存放,因此民間簡稱為「露天乾貯設施」,《核能二廠用過核燃料中期貯存計畫第二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所要審查的正是第一期的露天乾式貯存設施。2016年行政院長林全到北海岸視察後,指示將乾式貯存設施由露天轉為室內乾式貯存的形式,因此產生了第二期乾式貯存設施,併入核二除役環評之中審查。
​
兩案雖分開審查,卻恰好在同一時期開展環評程序。
依循往例,環境法律人協會號召民間團體,共同組成核電除役研究小組,成員包括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團體。2018年12月26日、2019年1月14日分別召開兩場記者會,陳述目前核二除役環評可能遭遇的風險與問題。

露天乾式貯存案 貯存護箱難定案

用過核燃料中期貯存計畫(一期露天乾貯)環評案,先前曾通過環評審查結論,因程序問題由環團提起訴訟,本案甫於2018年遭到最高行政法院駁回環評結論定讞,本次會議(2018/12/26)係台電於訴訟失利後,重新提起環境差異分析報告。

露天乾式貯存設施的貯存護箱中,台電所規劃採用選項共有三款,分別是INER-HPS(簡稱I型)、HI-STORM(簡稱H型)、MAGNASTOR(簡稱M型),但雖然提供了三個選項,台電卻早已通過採購招標選擇了M型護箱,因此在環差分析報告中,極盡所能闡述M型護箱的優點,對於另外兩款護箱卻是一筆帶過。

本案在訴訟階段就曾經被法官當庭質疑,認為既然台電列出了三種護箱的選擇,並用各種方式說明M型護箱的優點,包括召開數次的專家審查會議肯定M型護箱,但另外兩種護箱卻並未得到同樣規格的檢驗,若是三種護箱都可納入選項,如何從原本的環評說明書就得到M型護箱對環境影響最小,最為適用的結論?這樣的疑慮即便在訴訟過後,台電重新提起環差分析的現在仍然存在,在本次的報告中,台電依舊不斷陳述M型護箱是最好的選項,而I型跟H型雖然也很好,但都沒有M型護箱好。

然而所謂的M型護箱實際上擁有更大的容量,在一桶的空間裡,可以放入比I型跟H型更多的燃料束。眾所皆知,燃料束本身的溫度極高,因此在排放時往往會衡量溫度與空間的關係,盡量不將燃料束排放過於密集。但M型護箱既然能夠放入更多燃料束,是否代表存放時的風險可能提高?另一方面,M型護箱也被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的蔡雅瀅律師指出,此款護箱在美國曾經有過漏水的案例,不良的記錄也讓環保團體有所疑慮,難以信服這一款護箱是國際最佳的選擇。

此外,護箱容量更大,意味著重量更重—如何移動乾式貯存護箱成為環評會議中討論的焦點所在。台電所希望使用的M型護箱重量約有237公噸/桶,如此龐大的貯存護箱該如果載運,路面、橋面是否能夠承受重量,引起核安上的疑慮。台電在會議中陳述,乾式貯存設施的裝載移動將會利用專門的吊車來處理,目前規劃上運輸一類則僅指核電廠內的移動運輸,不包含核廢料外運的計畫。

台電的回覆意味著截至目前為止,即便核電廠已經要開始除役,對於未來是否能將核廢料運出核一、核二廠,仍然沒有具體明確的計畫可能參考。在地居民對於核電廠轉型成為核廢料的永久貯存場址,這樣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無論如何,本案目前仍在環評審查程序中,環評委員要求台電於2019年3月31日前提出新的補充資料,後效如何,仍待觀察。

範疇界定難評估 捨棄露天是正道

核能二廠除役環評範疇界定會議終於召開,在本次會議召開之前,EJA核電除役小組早已針對核二廠應該具體評估的項目,提出民間版本的範疇界定指引表。由於這是台灣第二次進行核電廠除役的環評,因此本次民間版的指引表中,有不少參考過往的經驗,探討核電廠除役過程中是否可能有輻射外洩的風險。另一方面,即便參考了核一廠的經驗,但核二廠長期以來被在地民眾指證歷歷—建廠時期曾經挖到過硫磺湧泉—這項環境事實意味著核二廠的環境現況與核一廠並不相同,即便參考,也不應一視同仁。

本次的範疇界定指引表中,我們提出了許多針對硫磺湧泉的具體調查項目,其中包括希望台電調查周邊火山、湧泉點位對於除役設施可能造成的影響,也希望台電調查近幾十年來,核二廠附近海岸線退縮的問題。核能二廠建廠時並未做過環評,若是能夠通過這次的除役環評,將歷年來的在地環境資料補充完整,也算是功德一件。

除了範疇界定指引表外,由環境法律人協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共同聯名提出民間團體針對核二除役的聲明,重申台電應吸取核一除役的經驗,將開發單位、環評委員、當地居民、環保團體共同累積的經驗,擇優汰劣。

此外,核能二廠的一期露天乾式貯存設施,目前仍深陷環差分析報告的泥淖中,不知何時能夠通過,因此團體也建議,為了不要耽誤核電廠除役的期程,台電應該要當機立斷,放棄一期露天乾式貯存設施,而直接投入第二期室內乾式貯存設施的研究。歸根究底,原本台電就想要將一期露天乾貯設施做為過渡性的貯存設施,與其要準備一套露天、一套室內的設備,為何不直接轉向室內乾貯呢?以成本利益考量的台電公司,如此行事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無論是哪一座電廠的除役,我們都認為還給人民一塊乾淨的土地,才是核電廠除役最終應該呈現的土地狀態。目前規劃中的核一、核二電廠除役,在25年的除役期程之後,廠內都留有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庫與用過核子燃料中期貯存設施,也就是說這並非是完全實質的除役,在地民眾仍然要與核廢料為伍長達四十年。對地方來說,重點永遠是擺在核廢料貯存與核電廠的除役如何能夠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因此我們也訴求未來除役必須要將在地居民、環保團體納入監督小組之中,讓公民能夠實質參與監督,透過公眾的力量來確保核能安全,台電更應該正視過往核電廠帶給地方的負擔,在核電廠除役後,不是拍拍屁股走人,而必須要務實面對待給地方的傷痛,並提出損失的回復與補償計畫。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發文時間

    八月 2022
    九月 2021
    六月 2021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類別

    全部
    核二廠
    記者會

    RSS 訂閱

網站地圖

我們的工作
​律師培訓
法規修法
居民培力
校園紮根
教育出版
環境訴訟
環境案件
交通政策
工業開發案
企業社會責任
能源政策
其他開發案件
申請法律扶助
活動訊息
環境講座
年度研討會
環境大小事
加入志工
加入會員
關於我們
緣起
組織團隊
捐款徵信
工作報告
聯絡我們


贊助我們
You can Hel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