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法律人協會EJA
  • 首頁
  • 我們的工作
    • 校園紮根
    • 居民培力
    • 環境訴訟
    • 法規修法 >
      • 毒性化學物質暨資訊公開小組
      • 環評法研究小組
      • 國土計畫
    • 教育出版 >
      • 歷年期刊
    • 律師培訓課程 >
      • 環境律師培訓課程
      • 反迫遷律師培訓課程
  • 環境案件
    • 氣候訴訟
    • 交通政策 >
      • 淡北道路開發案
      • 桃園航空城
      • 台南西港不當開闢外環道
    • 工業開發案 >
      • 中科三期
      • 台益豐環境影響評估案
      • 高雄新園農場震南案
      • 屏東縣高樹鄉泰山村福鑫農具案
    • 企業社會責任 >
      • 越南台塑河靜鋼鐵廠案
    • 能源政策 >
      • 核電除役 >
        • 核能一廠除役計畫 >
          • 反核廢公投理由書
        • 核能二廠除役計畫 >
          • 核能二廠範疇界定會議民間聲明
        • 核能三廠除役計畫
        • 非核家園
      • 離岸風力發電計畫
      • 苑裡風車刑事辯護案
      • 彰化台電案
    • 其他開發案件 >
      • 新北市新店區灣潭自辦市地重劃案
    • 申請法律扶助
  • 活動訊息
    • 環境講座
    • 環境大小事 >
      • 聽證制度
    • 年度研討會 >
      • 2016年 >
        • 桃園航空城徵收聽證程序研討會
        • 我國聽證制度的檢討及改進:以土地議題及公共工程為例
      • 2017年 >
        • 環評制度改革論壇
        • 藻礁論壇
      • 2018年 >
        • 回歸徵收法理:區段徵收三十年的人權反省
      • 2019年 >
        • 能源轉型與氣候調適:再生能源制度落實與公民溝通
        • 行政訴訟法都市計畫專章的挑戰與未來
      • 2021年 >
        • 能源轉型法學研討會:走向常規化制度,漁電共生環社檢核的下一步?
    • 募款音樂會 >
      • 2021年共好募款音樂會
      • 方舟:同舟共濟EJA募款音樂劇
    • 加入志工 >
      • 志工培訓
      • 加入長期志工
      • 活動志工
      • 法庭觀察志工
    • 加入會員
    • 訂閱電子報
  • 關於我們
    • 組織團隊
    • 工作報告
    • 捐款徵信
    • 徵才訊息
    • 聯絡我們
  • 贊助我們

【新聞稿】航空城浮濫徵收:地上物未一併徵收 居民權益誰來顧

5/11/2020

0 Comments

 
史上規模最大,將迫遷近三萬人的航空城區段徵收案,4/29在仍有眾多居民要求剔除區段徵收、需地機關未落實安置普查,以及仍有多個開發行為未進行環評等爭議未釐清的情況下,經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小組通過機場園區及附近地區第一期共2599公頃的徵收計畫書。但剛審議通過,就立刻爆出徵收範圍內所有的地上物,罕見未併同土地一併申請徵收的爭議,將使剛通過的土徵審議產生適法性疑慮,並嚴重侵害被徵收戶權益。對此,民間團體今日(5/11)緊急召開記者會,呼籲地政司應暫緩核定航空城土地徵收計畫書,要求需地機關儘速辦竣地上物查估作業,與被徵收戶重新就土地及地上物一併進行協議價購,並重審航空城土地徵收計畫。


地上物未一併申請徵收 違法且侵害居民權益

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熊依翎律師提到,上月底(4月29日)通過的航空城土地徵收審議,僅審議土地部分,土地改良物(建物)卻以「尚在進 行查估作業」以及「所有權人眾多,為詳實溝通、解說」為由,未併同審查。此舉除使徵收計畫書記載中的開發總費用估算表之「地上改良物補償及遷移費」失準,亦無法明確估算應安置計畫之戶數,導致中央主管機關無法基於完整資訊,審查區段徵收財務可行性,及評定需地機關提出之安置計畫合理性。更重要的是,以「查估作業未完成」、「與所有權人溝通」等理由,逕將「全區」應一併徵收之土地改良物延後申請徵收,明顯與考量重大建設徵收土地後,實際上無法全面開工興建,必須依其興辦事業計畫之需耍,分年分期執行的土徵條例第5條第2項規定之立法理由未合。除前述法律爭點之外,此切割土地徵收與土地改良物的徵收,還明顯損害被徵收戶之利益。因被徵收戶於土地協議價購階段,其地上物拆遷補償等資訊仍不完整,將使被徵收戶無法基於完整資訊與需地機關進行協議;而土地徵收已率先通過,所有權人之議價空間恐因此在未來地上物協議價購階段被強烈壓縮。更有甚者,一旦區段徵收公告後,土地所有權人就需要在30天內選擇要領取補償金或參與配地,但若地上物拆遷補償等資訊仍不完整,被徵收戶又將無法基於完整資訊作出選擇。熊律師呼籲地政司應暫緩核定航空城土地徵收計畫書,命需地機關與被徵收戶一併就地上物及土地重新進行協議價購。


​沒有安置清冊 迫遷影響難因應

​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周宇修
表示,桃園航空城是台灣最大的徵收計畫,徵收計畫涉及人口搬遷及後續的安置問題,是桃市府與交通部應即刻正視的問題。桃園航空城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區段徵收計畫,而該區地徵收計畫已經於4月29日審議通過,但現階段的安置計畫極為簡陋,後續恐將造成大規模的迫遷問題。台灣已經透過《兩公約施行法》將〈經社文公約〉內國法法化,因此基於發展導致的搬遷,政府有義務依據第4號和第7號一般性意見,來避免迫遷的危害。此刻,桃市府和交通部是以一里一安置的「安置街廓」,和未來將興建數量龐大的「安置住宅」,作為安置計畫已完備的說詞,但這種政策性的場面話,無法遮掩需地機關未具體和確實掌握徵收區內社會現況的事實。迄今,我們仍不知道究竟要興建多少戶數的「安置住宅」,而環評書件與徵收計畫也都看不到第一期徵收範圍內究竟有多少家戶,亦欠缺這些家戶的安置意願與初步評估家戶申請安置方案能否通過審核的這些資訊。具體而言,區段徵收計畫內最容易成為迫遷戶的類型,如土地持分較少的小地主、經濟弱勢、沒有土地所有權、沒有房屋所有權或違建戶等,目前無法從相關計畫和書件取得相關資料,政府也沒有協助這些居民釐清在接下來的區段徵收程序中,如何確保他們的居住權能夠受到保障。上述的狀況,正是我們擔憂本案將製造新一波迫遷的原因。因此,我們訴求桃市府與交通部盡快進行調查、建立安置清冊,後續才能送出土地改良物徵收計畫。

​
多個開發行為未環評 區段徵收將違法

環境法律人協會副秘書長黃怡禎說明,公民團體已經於2020年4月15日根據環評法第2 3條向環保署提交公民告知書,截至目前為止,環保署尚未針對公民告知書予以回應。日前所提出的公民告知書內容主要針對自貿港專用區、自貿港區南邊產二用地、埔心溪疏洪設施等應辦理環評,但尚未辦理環評的開發行為,要求環保署函請開發單位應就上述開發行為補辦環評,並函請交通部,要求開發單位在上述開發行為完成環評審查之前,不得實施任何開發行為。而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小組也於2020年4月29日審議通過桃園航空城機場園區及附近地區第一期區段徵收開發案,但土地改良物未於徵收土地時一併徵收,恐有違反土地徵收條例之規定。因此,我們除了主張應暫緩桃園航空城機場園區及附近地區第一期區段徵收公告外,並要求環保署應儘速依公民告知書的內容予以回應,上述開發行為的環評應該於區段徵收程序完成前辦理完成。

 ​ 
只為開發趕進度 民眾權益都不顧
​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許博任指出,航空城計畫最早在2014年都委會決議就曾列有需於三年內徵收的但書,而2017年7月25日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904次會議又決議展延航空城計畫需於三年內辦理先行區段徵收,否則將維持原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要再開發需重頭跑區域計畫及都市計畫程序。意即若航空城計畫無法於今年七月底前辦理區段徵收,整個計畫流程就要重新來過。

許博任痛批,航空城在半年不到的時間內,火速通過二階環評及土地徵收審議,環保署跟內政部都為了協助開發單位趕七月底公告徵收的時程,一路開綠燈護航,強行通過環評及土地徵收。枉顧居民及民間團體提出的沙崙油庫爆炸風險、未落實搬遷影響評估、仍有多區居民要求剔除、仍有多個開發行為未進行環評,以及開發徵收範圍必要性、公益性不足等重大爭議。而今天又爆出為了趕時間,而罕見地上物未併同土地一併申請徵收的重大瑕疵,不只是違法,更是嚴重傷害民眾權益,完全把國家重大建設合理性,以及民眾的生存生計當兒戲。
 
許博任指出,航空城計畫歷經兩次展延,皆無法順利按都委會決議於三年內辦理區段徵收,除了顯示現行航空城計畫本身問題重重且不具可行性,更凸顯政府的行政能力根本無法執行這個離譜的大空頭支票。現在更要以打破慣例、並且違法又侵害人民權益的地上物與土地脫勾徵收,趕在七月底強行公告徵收。更是種下航空城計畫失敗的禍根,未來也勢必衍生更多爭議,耗費更多無謂的社會成本。
 
許博任呼籲鄭文燦市長及林佳龍部長,不要再趕鴨子上架製造更多問題,應務實暫緩航空城土地徵收公告,重新檢討計畫規模,釐清爭議。從航空城計畫要大規模徵收民地以來,民間團體與在地居民已多次質疑桃園機場客貨運量的推估過於樂觀,而附隨機場發展要做的機場園區與附近產業區,也都是依著對於產業的預測而生。值此COVID-19 全球疫情持續延燒,航空業受創情況嚴重,也顯示目前的大規模開發航空城的高風險。這幾個月來,飛機大廠如波音公司、空中巴士等都面臨減產、停產的處境;國際顧問公司也都指出,疫情對於航空產業衝擊的深度、廣度與時間的長度都不可預期,甚至可能改變航空運輸產業的樣貌。上述情況再再都顯示,本案涉及如此大規模的土地開發,應以當前的情況重新評估、釐清是否有需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徵收。

​記者會出席名單:
熊依翎 律師 | 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   明心法律事務所
周宇修 律師 | 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   謙眾國際法律事務所
黃怡禎 律師 | 環境法律人協會副秘書長 
許博任 研究員|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記者會發起團體:航空城反迫遷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環境法律人協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
新聞聯絡人:台灣人權促進會居住權專員  余宜家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現在位置:首頁>環境案件>交通政策>桃園航空城

    桃園航空城

    全部
    投書
    新聞稿
    新聞稿
    桃園機場第三跑道
    環評
    聲明
    航空城

    RSS 訂閱

網站地圖

我們的工作
​律師培訓
法規修法
居民培力
校園紮根
教育出版
環境訴訟
環境案件
交通政策
工業開發案
企業社會責任
能源政策
其他開發案件
申請法律扶助
活動訊息
環境講座
年度研討會
環境大小事
加入志工
加入會員
關於我們
緣起
組織團隊
捐款徵信
工作報告
聯絡我們


贊助我們
You can Hel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