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子琳│律州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
大台北地區的居民大多是由國道一號轉國道二號前往桃園國際機場,於民國99年開始,交通部國道新建工程局計畫於國道二號北側再新闢一條名為「國道一甲」的高速公路,目的是為了配合桃園航空城計畫連外運輸需求辦理,提供桃園航空城客貨運快速成長的運輸服務。國道一甲以國道一號為界限,可分為東西兩側,早期計畫部分只有國道一號以西至竹圍漁港,但後來在民國100年修正計畫後,增加了一段國道一號以東至桃園市區台一線的部分。
這條「國道一甲」的高速公路也被在地居民戲稱為「穿山甲」,為什麼是「穿山甲」呢?因為這條高速公路將通過北桃園地區三座山:虎頭山、羊稠坑及五酒桶山,這是北桃園地區相當重要的休閒遊憩場所,也因為要通過許多山,許多路段必須以隧道方式來開闢;另外,這條高速公路計畫路線兩側也是穿山甲與麝香貓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的棲地。因此,這條路的開發很有可能會造成環境生態的破壞。
次者,這條路除了有經過三座山的疑慮外,還有一個需要重視的公共安全問題,這條路將經過中油桃園煉油廠北側。也就是說,未來這條路的下方,將是桃園煉油廠的輸油管道,而且工程方式以隧道處理也有相當大的公安疑慮。
次者,這條路除了有經過三座山的疑慮外,還有一個需要重視的公共安全問題,這條路將經過中油桃園煉油廠北側。也就是說,未來這條路的下方,將是桃園煉油廠的輸油管道,而且工程方式以隧道處理也有相當大的公安疑慮。
在105年6月間,國道一甲路線經環保署公告屬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第19條第1項第1款附表二中第2項之「高速公路或快速道(公)路之新建」,而認定應進行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目前國一甲案件,已於三天內召開完五場公開說明會,接下來就是要進行範疇界定會議了。交通部的行政效率顯然相當高,但對於當地居民來說,他們卻是到了公開說明會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有一條路會經過我家,家園即將面臨被徵收的困境。上次在錄影節目現場,交通部官員對此澄清是因為「計畫尚未確定」、「避免擾民」的情況下,故未曾向居民說明。但我們的政府資訊公開、民眾的程序參與權,不就是希望在計畫的一開始就讓居民有表達意見、參與的機會,也透過如此來避免未來行政決定作成後的爭執成本嗎?
居民仍在努力的抗爭,透過每一次的抗爭找尋一點線索,央求行政機關給出一點資訊。居民仍在努力的抗爭,為了即將被拆遷的家園,為了後代子孫的綠地,也為了環境的永續發展。
居民仍在努力的抗爭,透過每一次的抗爭找尋一點線索,央求行政機關給出一點資訊。居民仍在努力的抗爭,為了即將被拆遷的家園,為了後代子孫的綠地,也為了環境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