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法律人協會EJA
  • 首頁
  • 我們的工作
    • 校園紮根
    • 居民培力
    • 環境訴訟
    • 法規修法 >
      • 毒性化學物質暨資訊公開小組
      • 環評法研究小組
      • 國土計畫
    • 教育出版 >
      • 歷年期刊
    • 律師培訓課程 >
      • 環境律師培訓課程
      • 反迫遷律師培訓課程
  • 環境案件
    • 氣候訴訟
    • 交通政策 >
      • 淡北道路開發案
      • 桃園航空城
      • 台南西港不當開闢外環道
    • 工業開發案 >
      • 中科三期
      • 台益豐環境影響評估案
      • 高雄新園農場震南案
      • 屏東縣高樹鄉泰山村福鑫農具案
    • 企業社會責任 >
      • 越南台塑河靜鋼鐵廠案
    • 能源政策 >
      • 核電除役 >
        • 核能一廠除役計畫 >
          • 反核廢公投理由書
        • 核能二廠除役計畫 >
          • 核能二廠範疇界定會議民間聲明
        • 核能三廠除役計畫
        • 非核家園
      • 離岸風力發電計畫
      • 苑裡風車刑事辯護案
      • 彰化台電案
    • 其他開發案件 >
      • 新北市新店區灣潭自辦市地重劃案
    • 申請法律扶助
  • 活動訊息
    • 環境講座
    • 環境大小事 >
      • 聽證制度
    • 年度研討會 >
      • 2016年 >
        • 桃園航空城徵收聽證程序研討會
        • 我國聽證制度的檢討及改進:以土地議題及公共工程為例
      • 2017年 >
        • 環評制度改革論壇
        • 藻礁論壇
      • 2018年 >
        • 回歸徵收法理:區段徵收三十年的人權反省
      • 2019年 >
        • 能源轉型與氣候調適:再生能源制度落實與公民溝通
        • 行政訴訟法都市計畫專章的挑戰與未來
      • 2021年 >
        • 能源轉型法學研討會:走向常規化制度,漁電共生環社檢核的下一步?
    • 募款音樂會 >
      • 2021年共好募款音樂會
      • 方舟:同舟共濟EJA募款音樂劇
    • 加入志工 >
      • 志工培訓
      • 加入長期志工
      • 活動志工
      • 法庭觀察志工
    • 加入會員
    • 訂閱電子報
  • 關於我們
    • 組織團隊
    • 工作報告
    • 捐款徵信
    • 徵才訊息
    • 聯絡我們
  • 贊助我們

假如曾文溪擁有控訴人類的權利......

8/1/2022

0 Comments

 
圖片
上週末本會秘書長參與由 臺南藝術大學龔卓軍教授以及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秘書長楊志彬,籌備三年所舉辦的《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 》,其中在曾文溪上游福山壩,所召開的「萬物議會」,#每位與會者都必須扮演與曾文溪有關的非人類。

當地鄒族特富野大社頭目汪義福扮演「鰻魚」,控訴人類為了取水,興建曾文水庫和一座又一座的攔砂壩,讓他們無法前往大海孕育下一代。

鄒族獵人暨傳統文化保留者安孝明則扮演「水獺靈」,在過去,曾文溪曾有水獺的行蹤,鄒族人稱他們為「snoo」,鄒族人到溪流捕魚稱為「sonooknoko」,意思就是模仿水獺的意思。鄒族人和水獺和平生活數千年,卻在近50年的開發,人類自私毫無保留奪走水獺的生活領域,直接消滅了水獺族。

參與的專家學者有扮演蝦虎、爬岩鰍、黑鳶、茄苳、甚至是石頭、土壤、溪水、攔砂壩、外來種銀膠菊,甚至是溪神,分別依照他們的角色說明他們與曾文溪的連結,以及他們的哀愁與無奈。

#猜猜本會秘書長選了什麼作為代表?

答案是:「#赤裸的人類」。來自臺北經不起連日高溫的脫去衣裳的人類,說好要選擇非人作為萬物議會,但秘書長表示,有一本書書名就叫做「#忘記自己是動物的人類」所以,秘書長代表部分想和萬物重修舊好建立連結的人類。但他失去與萬物溝通的能力,許多生命和族群也已經消滅殆盡。

夜晚,舞者周書毅在福山壩及曾文溪岸進行投影的舞蹈演出,一襲紅衫,在這敏感的月份,對觀眾而言,有種不言而喻的威脅,當他表演的身影投影在福山壩被曾文溪切開來的壩體上時,彷彿壩的靈魂走出囚禁的岩塊,掙扎痛苦、舞者在黑暗中僅憑一盞微微的燈光,走過竹棧橋,在大石塊裡,瘋狂地奔跑和舞蹈,直到消耗殆盡,躺在石堆裡結束第一階段演出。第二段則是陳伯義、陳宣名及黃瑞民的投影藝術,在壩體上呈現曾文溪的風景以及象徵生命的元素在被切開的壩體上發展到消逝。

我們都不斷談到「消逝」。面對曾文水庫淤積以及對整個曾文溪的生態系的衝擊,上游年年不斷重覆水土保持工程,但只要一場梅雨或颱風,這些堆砌的石塊不堪一擊成為臺灣有名的「永續工程」,攔砂壩,淤滿後便被河水切割,不僅福山壩被切出一道工整的出口,其他上游壩體幾乎體無完膚,甚至壩體被土石流掩埋,人類又在掩埋的壩體上將繼續興建壩體,目的只有避免「曾文水庫」太快淤積。

氣候變遷的氣候異常,會帶給曾文溪什麼樣的衝擊?#人類一直都想要河溪乖乖地照著堤防既定路線行進,但山、河、水、土、石的力量又豈是人類所能控制?人類到底要繼續與水爭地?還是學習還地於水,建立於水共存的生活型態,並且重新思考其他分散式蓄水的想像,讓河溪能恢復應有的健康?河溪不只是水資源,他是許多生命的載體和生命空間,我們還有多少時間,為我們下一代解決無窮無盡的河溪問題?

或許,這才是整個大地藝術季想傳達的意義。

假如,曾文溪可以由鄒族人民代表控訴人類,你覺得,我們該如何審理這樣的案件?該如何還給曾文溪原有的豐富生態系?
0 Comments
    現在位置:首頁>活動訊息>環境大小事

    環境大小事

    我們關心每個發生在島嶼上的環境運動,我們渴望能在這個世代看見台灣未來的模樣,請一起來關心環境大小事。

    文章發布日期

    八月 2022
    六月 2022
    三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月 2021
    八月 2021
    三月 2021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七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二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5

    類別

    全部
    六輕
    台塑
    國土計畫相關
    新聞稿
    毒管法
    民法
    減碳
    知本光電
    遊行活動
    遊行活動
    違章工廠
    都市計畫法

    訂閱電子報
網站地圖

我們的工作
​律師培訓
法規修法
居民培力
校園紮根
教育出版
環境訴訟
環境案件
交通政策
工業開發案
企業社會責任
能源政策
其他開發案件
申請法律扶助
活動訊息
環境講座
年度研討會
環境大小事
加入志工
加入會員
關於我們
緣起
組織團隊
捐款徵信
工作報告
聯絡我們


贊助我們
You can Hel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