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公開工廠資訊,不可重演污染歷史
經濟部公開工廠資訊,不可重演污染歷史依據《工廠管理輔導法》(以下簡稱工輔法),今年3月20後,經濟部將針對未申請輔導轉型、關廠的中高污未登記農地工廠,進行斷水斷電與拆除。經濟部2019年花了7,000萬清查全台違章工廠報告指出,全台有4.5萬家農地違章工廠,約1,153家為中高污染工廠。民間團體認為數量不只如此,呼籲經濟部4月底前公布這1,153家中高污染名單,而其餘4.4萬家農地違章工廠,9月前比對財政部稅籍、環保署污染違規裁罰記錄,勾稽出蓄意以低污隱瞞中高污染工廠,公布其名單並立即斷水斷電,為台灣農地流失止血。
0 Comments
2020/02/25 刊載於蘋果日報即時論壇 作者:張譽尹律師|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 行政院於我國疫情熾熱之際,在2月20日公布國土計畫法行政院版修正草案。其中特別引人關注的是修正草案第15條第3項,增訂「經行政院核定之國家重大建設計畫」可以不受國土計畫定期通盤檢討期間的限制,而適時檢討變更國土計畫;第45條第2項修正則延展各縣市擬定審議國土計畫及繪製國土功能分區圖的期限。
行政院解釋說:考量政府因應國家整體發展需要提出的重大建設計畫,若與國土計畫內容不符,國土計畫無法配合檢討變更時,將影響國家發展進程;又內政部因應政府推動國家重大建設計畫的需要,考量縣(市)國土計畫及功能分區繪製,攸關人民財產權益,故應給予直轄市、縣(市)政府合理規劃期程云云。 行政院理由說得冠冕堂皇,但消息一出,各界仍是一片譁然。不論是當時推動立法的前國民黨立委邱文彥、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立委林淑芬、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陳椒華、民眾黨立委蔡璧如、中研院退休研究員楊重信,均是罵聲一片,痛批連連。 ▋為何各界如此激動而負評不斷? 上週四(2/20)行政院拍板《國土計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並送交立法院審查。其中二個最大的問題,一是放入尚無明確定義的「國家重大建設」,只要行政院認定個案為國家重大建設,即可改變上位的國土計畫,另一個則是縣市國土計畫延長無期限、沒有時程表。
環境法律人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台灣農村陣線等團體,共同提出呼籲 截至今日,全國已有15個縣市公布國土計畫草案,只剩下3個縣市尚未公布草案。然而經民間團體檢視草案內容,驚覺這將是台灣史上再一次的農地大流失!估計全國農地維護總量將低於65萬公頃,無法達成行政院與內政部期望的保留74-81萬公頃農地,10萬公頃以上的農地被消失(請參閱附件一),台灣將無法維持糧食自給率40%的國家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