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澳燃煤電廠?離岸風力?空污法修法?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公投?
2018年成了台灣討論能源議題最高的時刻,但台灣的能源轉型到底應該怎麼走呢?
台大風險中心長期致力於能源轉型的社會研究,台灣目前的產業結構與能源形式,和總排碳量居高不下有非常深刻的關聯,如果想要降低台灣的排碳量,並回應氣候變遷,就必須要從產業結構與能源供應的形式進行轉型,從根本改變,才能有效減少台灣總碳排量並減少空污。本場次講座邀請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張國暉執行長,介紹能源轉型過程中專家、政策、政府與法律做了什麼努力以及可以進步的空間,張老師並以生動淺顯的案例,說明能源轉型並不是仰賴政府政策推動就好,而必須要依靠公民的力量,由下而上的支持轉型!
主題:你我如何開啟台灣能源轉型新時代
時間:2019/2/15,14:00-15:00
地點:台北國際書展A112攤位 公民書區講座
主講:張國暉(目前為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並擔任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執行長。)
★通過這場講座,到底得到了哪些收穫呢?讓我們來看看EJA的東吳大學實習生們,聽完講座後的心得吧!
2018年成了台灣討論能源議題最高的時刻,但台灣的能源轉型到底應該怎麼走呢?
台大風險中心長期致力於能源轉型的社會研究,台灣目前的產業結構與能源形式,和總排碳量居高不下有非常深刻的關聯,如果想要降低台灣的排碳量,並回應氣候變遷,就必須要從產業結構與能源供應的形式進行轉型,從根本改變,才能有效減少台灣總碳排量並減少空污。本場次講座邀請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張國暉執行長,介紹能源轉型過程中專家、政策、政府與法律做了什麼努力以及可以進步的空間,張老師並以生動淺顯的案例,說明能源轉型並不是仰賴政府政策推動就好,而必須要依靠公民的力量,由下而上的支持轉型!
主題:你我如何開啟台灣能源轉型新時代
時間:2019/2/15,14:00-15:00
地點:台北國際書展A112攤位 公民書區講座
主講:張國暉(目前為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並擔任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執行長。)
★通過這場講座,到底得到了哪些收穫呢?讓我們來看看EJA的東吳大學實習生們,聽完講座後的心得吧!
東吳大學法律系三年級 黃晨育
你知道台灣每年的碳排放量是全球的第21名嗎?
在台灣這塊地狹人稠的土地上,這個數字是驚為天人的。因此我們需要能源轉型來降低我們的碳排量。而講到轉型通常會包含:能源轉型、低碳社會轉型、永續轉型。
在能源轉型的願景有降低碳排,供給無虞等等,然而台灣目前主要的能源來源有高達90%是進口而來的,而主要的方式是由火力發電而產生能源。目前台灣也希望用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例如歐洲某些國家目前的再生能源已經達到全國能源的35%,而台灣也一直朝這個方向前進,希望能在2025年提高台灣再生能源的比例。
在聽完這個演講之後,我當然也希望台灣能往這個乾淨的再生能源的方向發展,然而最關鍵的地方除了技術與科學專業之外,政策和社會科學方法論也占了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不然的話,我們便只能達成能源轉向而非能源轉型了。希望台灣未來的能源可以達成一個低碳社會而完成永續的發展。
在台灣這塊地狹人稠的土地上,這個數字是驚為天人的。因此我們需要能源轉型來降低我們的碳排量。而講到轉型通常會包含:能源轉型、低碳社會轉型、永續轉型。
在能源轉型的願景有降低碳排,供給無虞等等,然而台灣目前主要的能源來源有高達90%是進口而來的,而主要的方式是由火力發電而產生能源。目前台灣也希望用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例如歐洲某些國家目前的再生能源已經達到全國能源的35%,而台灣也一直朝這個方向前進,希望能在2025年提高台灣再生能源的比例。
在聽完這個演講之後,我當然也希望台灣能往這個乾淨的再生能源的方向發展,然而最關鍵的地方除了技術與科學專業之外,政策和社會科學方法論也占了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不然的話,我們便只能達成能源轉向而非能源轉型了。希望台灣未來的能源可以達成一個低碳社會而完成永續的發展。
東吳大學法律系三年級 林秉軒
由於社會的進步,時代的變遷,舊的制度追不上進化的腳步就必須透過轉型銜接上這樣的落差,能源即是一例。隨著工業科技的發展,追求經濟的同時大多難以兼顧環境保護,導致現今的氣候變遷,但為了永續發展,我們開始重視環境保護的議題。電,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從去年停電事件即可得知。然而空汙問題日益加劇,核電廠使用年限在2025年全數到期,更加提升了能源轉型的重要性,再生能源是我們值得努力的方向。
目前歐盟的再生能源比例預計在2020年平均達到百分之20,而台灣再生能源的比例大約落在百分之5,這樣的差距,台灣明顯落後許多,或許政府應努力與高耗能企業(中鋼等)合作共同發展再生能源,持續降低火力發電,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向身邊的朋友宣導再生能源,根據民調顯示台灣大多民中仍認為核能是台灣主要的發電來源(實際上僅占百分之10),這樣的民調也反映在上次公投選舉。
能源轉型並非一蹴可及,一步一步的朝再生能源的方向前進,是台灣人民也是世界人民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標。
目前歐盟的再生能源比例預計在2020年平均達到百分之20,而台灣再生能源的比例大約落在百分之5,這樣的差距,台灣明顯落後許多,或許政府應努力與高耗能企業(中鋼等)合作共同發展再生能源,持續降低火力發電,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向身邊的朋友宣導再生能源,根據民調顯示台灣大多民中仍認為核能是台灣主要的發電來源(實際上僅占百分之10),這樣的民調也反映在上次公投選舉。
能源轉型並非一蹴可及,一步一步的朝再生能源的方向前進,是台灣人民也是世界人民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