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法律人協會EJA
  • 首頁
  • 我們的工作
    • 校園紮根
    • 居民培力
    • 環境訴訟
    • 法規修法 >
      • 毒性化學物質暨資訊公開小組
      • 環評法研究小組
      • 國土計畫
    • 教育出版 >
      • 歷年期刊
    • 律師培訓課程 >
      • 環境律師培訓課程
      • 反迫遷律師培訓課程
  • 環境案件
    • 氣候訴訟
    • 交通政策 >
      • 淡北道路開發案
      • 桃園航空城
      • 台南西港不當開闢外環道
    • 工業開發案 >
      • 中科三期
      • 台益豐環境影響評估案
      • 高雄新園農場震南案
      • 屏東縣高樹鄉泰山村福鑫農具案
    • 企業社會責任 >
      • 越南台塑河靜鋼鐵廠案
    • 能源政策 >
      • 核電除役 >
        • 核能一廠除役計畫 >
          • 反核廢公投理由書
        • 核能二廠除役計畫 >
          • 核能二廠範疇界定會議民間聲明
        • 核能三廠除役計畫
        • 非核家園
      • 離岸風力發電計畫
      • 苑裡風車刑事辯護案
      • 彰化台電案
    • 其他開發案件 >
      • 新北市新店區灣潭自辦市地重劃案
    • 申請法律扶助
  • 活動訊息
    • 環境講座
    • 環境大小事 >
      • 聽證制度
    • 年度研討會 >
      • 2016年 >
        • 桃園航空城徵收聽證程序研討會
        • 我國聽證制度的檢討及改進:以土地議題及公共工程為例
      • 2017年 >
        • 環評制度改革論壇
        • 藻礁論壇
      • 2018年 >
        • 回歸徵收法理:區段徵收三十年的人權反省
      • 2019年 >
        • 能源轉型與氣候調適:再生能源制度落實與公民溝通
        • 行政訴訟法都市計畫專章的挑戰與未來
      • 2021年 >
        • 能源轉型法學研討會:走向常規化制度,漁電共生環社檢核的下一步?
    • 募款音樂會 >
      • 2021年共好募款音樂會
      • 方舟:同舟共濟EJA募款音樂劇
    • 加入志工 >
      • 志工培訓
      • 加入長期志工
      • 活動志工
      • 法庭觀察志工
    • 加入會員
    • 訂閱電子報
  • 關於我們
    • 組織團隊
    • 工作報告
    • 捐款徵信
    • 徵才訊息
    • 聯絡我們
  • 贊助我們

核安第28號演習 觀察側記

9/8/2022

0 Comments

 
圖片



​





​核安第28號演習於9月6日、9月7日兩日在核三廠及周邊社區展開,本次演習EJA獲邀擔任民間觀察委員全程參與,實際觀察核安演習的具體操作方式。


核安演習共可分為兵棋推演及實兵演練兩個階段:

在兵棋推演階段,原能會邀請台電、屏東縣政府、屏東縣消防局等參演單位,異地同時於線上進行演習情境的沙盤推演,由原能會發布演習的狀況,而參演單位回應遭遇狀況時將如何排除問題。

實兵演練階段,則採「功能性演練」,透過能夠準確操作器械、機具的方式,展現一但遇到災情,應變人員都能夠確實操作相應的工作,排除困難。


福島核災事件後,因應社會對於「複合性災害」緊急應變的期待,核安演習也以複合性災害的發生,作為演習的背景假設,讓參與演習的單位展現如何一一排除困難的成果。


例如本次演習的情境,就是基於COVID-19疫情擴大期間,恆春西南海域發生芮氏規模7.0的地震,導致核三廠週邊道路及屏鵝公路多處路面受損,橋面與橋柱龜裂、淹水、電力及通信中斷、停水等情形。在此情況下,假設核三廠發生廠內電力系統故障,機組無法有效冷卻的情形下,應如何執行應變。


觀察演習過程中,能看到各參演單位均展現專業性,在個別專業上,操作器械均能夠依照指引進行,合理排除演習情境下的困難。


不過鑒於核安演習僅能夠就各應變單位的「功能性」進行演練,難免讓人懷疑就整體系統與各單位的因應整合下,對複合性災害的應對是否真能達到原本預期的效果?


例如,演習情境假設路面受損、橋量斷裂,在發生核子事故的情況下,第一時間如何搶通道路,安排民眾疏散,演習中並未能夠看到連貫性的救災作為,而僅能將各個階段拆分,個別執行民眾疏散、排除路面障礙等演練,一旦發生災害,個別階段的演練能不能串起,是否可能在哪個環節發生困難,就難以在演習中確知。

又比如,在地民眾是否都知道核災發生的第一時間,應採取室內掩蔽,關緊門窗,不要讓輻射物質進入家中?還是說民眾更可能採取逃離墾丁、恆春區域,駕車北上而造成路面堵塞?在本次演習中,雖然針對民眾室內掩蔽、核災宣導的部分進行了演練,參演的民眾也都能夠依照指示進行,但是卻完全沒針對民眾駕車堵塞道路的情形進行因應的演練。


如此種種,不免讓人設想核安演習是各單位都能固守崗位,就連民眾都處於「知情理性」的情形下,在「最好情況」進行演練,而非「最壞情況」。


台灣的核能電廠運種執照都逐漸到期,核三廠二號機甚至將在2025年因執照到期而停機,在最後運轉的幾年內,或許發生核子事故的可能性很低,但是核電廠除役需要25年,並不是電廠停機就沒有發生核災的可能性,台灣仍應該要針對最壞的情境進行最完全的準備。


本次的演習過程中,雖然能夠看到各個應變單位的專業性,但就像大考開始往更應用性的考題出題,如何能更有彈性地因應突發狀況,展現各級應變單位橫向、縱向串連的韌性,會是後續核安演習持續精進的重點。



0 Comments

【投書】有人希望核二、核三廠延役,這其實是一廂情願、昧於事實的願望

12/3/2021

0 Comments

 
文:謝蓓宜(環境法律人協會代理秘書長)

​本篇投書刊登於關鍵評論網〈有人希望核二、核三廠延役,這其實是一廂情願、昧於事實的願望〉

越接近年底公投,社會上對於核電存廢的討論越加熱絡,雖然核四重啟的公投第17案和核電廠是否延役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許多擔憂缺電而支持核四重啟的人,也希望運轉中的核二、核三廠可以延役,但這其實是一廂情願、昧於事實的願望,並不符合實際情況。

根據《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核電廠運轉執照到期,如果沒有依照法律規定的期限,申請延役,那就不能繼續運轉。延役的詳細規定見於《核子反應器設施運轉執照申請審核辦法》,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以下簡稱原能會)規定台電必須要在執照到期前五至15年提出申請。

也就是說,若核電廠機組的運轉執照在2020年到期,台電至少要在2015年就提出延役的申請,才合乎現行法律的規定。

延役審查超過五年,趕不上即將到期的執照

目前台灣三座核電廠,核一廠早在2019年取得除役許可,已經進入除役程序,並拆除二號機聯外電塔,不可能重新啟動發電,所以核一廠目前已經沒有發出任何一度電。而核二廠一號機早已因為燃料池爆滿而無法繼續運轉,二號機將於2023年3月14日運轉執照到期,核三廠兩部機組則分別在2024年、2025年運轉執照到期。

迄今為止,三座核電廠中,台電除了曾經為核一廠申請過延役外,所有的核電廠機組都不曾提出過申請。

核一廠曾經在2009年向原能會申請過延役,雖然最後台電自行於2016年申請停止,但扣掉中間因福島核災而暫停審查的兩年,原能會光是審查核一廠是否適合延役,就花了不只五年,審查的項目包山包海,更不用說最後根本沒有完成審查,實際上所需的時間,必然超過五年。

即使核三廠從今天此時此刻就申請延役,也不可能在運轉執照到期之前就通過審查。更不用說尚未完工的核四廠,必須要花費7+N年以上的時間,重新取得建照、重做環評、重新組成團隊、重新興建、進行安全評估、測試,這之中的每一項,都不是彈個手指就能完成的工項。

成本日漸增加、核安疑慮不減,避免核電風險已是社會共識

侯友宜和朱立倫都曾經公開聲明「沒有核安沒有核電」,說明避免核電風險是社會共識,但擔任國民黨黨主席的朱立倫現在卻立場反覆,竟要民眾同意重啟目前根本不安全的核四,和反對重啟的侯友宜市長、林姿妙市長不同調,誰才是真正為民眾著想的人,高下立見。
圖片
地球公民基金會製圖並提供

核電興建曠日廢時且成本日益增加,無法跟上台灣能源轉型的腳步。

與其抱著核電,不切實際地將它當成一種永久都能使用的能源,我們更應該好好正視核能發電本身的限制:零件老化的風險、過時的技術、持續增加的成本,並且仔細想想,台灣究竟能否承受核災發生的成本,依美國標準,若核四發生核災,我們是否有能力撤離核電廠周圍80公里範圍內的836萬人?
​

歸根究底,我們不該抱著核電的美好泡泡,繼續讓台灣社會處於能源爭議的空轉狀態,對公投第17案說不,才是能夠讓台灣社會前進的正確路徑。

0 Comments

COP26 國際公民社會連署聲明:我們共享的未來是綠能而非核能

10/27/2021

0 Comments

 
由澳洲、德國、奧地利、荷蘭、土耳其、法國、南非、印度、美國和台灣等地上百個NGO所組成的「無核氣候聯盟(Don't Nuke the Climate Coalition)」,於COP26前夕共同發佈國際公民社會連署聲明,指出「我們共享的未來是綠能而非核能」,共同倡議零核電的氣候正義未來。

Read More
0 Comments

【新聞稿】COP26前夕國際齊呼籲:極端氣候來襲,核電不能救急

10/27/2021

0 Comments

 
全球最重要的年度氣候會議-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將在10月31日到11月12日於蘇格蘭召開,各國代表將針對如何減緩和因應氣候危機進行協商,然而核工業者也趁這個機會大力行銷宣傳,把全球發電佔比不斷降低、重要性也逐漸被再生能源取代的核電包裝成氣候救星,以減碳之名行索求補貼之實,企圖讓早已不具有競爭力的核電產業,繼續拖延全球真正邁向能源轉型的進程。

因此由全球上百個關切氣候正義之民間組織所組成的「無核氣候聯盟」(Don't Nuke the Climate),在COP26前共同發起了一份來自公民社會的連署聲明,主張「我們共享的未來是綠能而非核能」,包括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的多個團體也都參與響應,並召開記者會高呼「極端氣候來襲,核電不能救急。」

Read More
0 Comments

【新聞稿】告別核電威脅 313「福島10年 告別核電」活動公布

2/19/2021

0 Comments

 
東日本311大地震10週年再傳餘震  勿忘地震核災 告別核電威脅  
​313「福島10年 告別核電」活動公布


近來日本福島再傳芮氏規模7.3強震,引發全球關注,今年是東日本311大地震的10週年,事隔10年,竟再度發生餘震,足見地震與海嘯是不可輕忽的天災,回顧311地震與福島核災為日本帶來的苦難與衝擊,至今仍持續付出高昂代價,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將於3月13日舉辦「福島十年、告別核電」系列活動,呼籲大眾勿忘核災慘痛歷史,早日告別核電威脅。

終結核電才是最安全的防災


Read More
0 Comments

【投書】核電廠陸續除役,我們準備好了嗎?

5/18/2020

0 Comments

 

文/ 謝蓓宜 環境法律人協會能源政策研究專員
投書刊載於關鍵評論

2020年5月17日,臺灣最後一座核電廠機組(核三廠二號機)要再戰二十年,或是在五年後步上「除役」的轉折點。台電若沒有在今天遞交換發運轉執照(俗稱的「延役」)的申請書,我國將在西元2025年迎向實質的非核家園,將目前僅佔臺灣發電量8至10%的核能發電徹底終結。
 
所謂「核電除役」,是指核電廠停止運轉之後,為了讓場址的土地或設施得以恢復原狀,所進行的各項措施。諸如檢測週邊環境輻射、拆除廠房、拆除核子反應爐相關設備......等,必須將土地盡可能恢復到可再進行利用的狀態,臺灣的法規規定除役須在二十五年內完成。(註一)

Read More
0 Comments

【新聞稿】福島核災九週年記者會 - 勿忘福島教訓:能源轉型才減碳、核災空汙不要來

3/9/2020

0 Comments

 
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東日本大震災以及後續的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至今已滿9年,除了造成了廣大範圍的輻射污染,對福島周遭人民的生活造成衝擊,至今仍然難以收拾環境影響,日本政府甚至想在2022年把1百多萬噸輻射廢水排入太平洋,讓該地漁民和環太平洋的國家發聲抗議。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舉辦核災九週年記者會,報告福島現況、台灣核電風險以及能源轉型的方向,呼籲勿忘福島教訓,核電應儘速走入歷史,台灣絕對可以達成「低碳、非核、減煤」的未來。
​
Picture

Read More
0 Comments

歸零|重新思考零核電,311 告別核電遊行

3/30/2015

0 Comments

 
图片
日期:3月11日(日)下午 13:00 集合
  • 台北場:龍山寺集合→西門町→北車館前路→凱道終點
  • 台中場:台中公園集合→自由路二段(經台電台中營業處)→中正路→大誠街→萬代福電影院(全程1.4公里)
  • 高雄福島祈福晚會:19:00~21:00 高雄市立文化中心大門口

遊行原則:這是一場以民間草根自主力量發起的行動,只要支持廢核理念,歡迎各界參與,政治人物參加規則(政治人物談話謝絕、勿穿競選背心、勿帶候選人個人競選旗幟)。 
​

Read More
0 Comments

大飯核能發電3、4號機請求停止營運判決要旨

6/4/2014

0 Comments

 
日本福井地方法院在2014年5月21日做出命「關西電力核能發電廠大飯3、4號機組停止營運」的判決,全文中譯版如下(感謝元貞法律事務所趙珮怡律師、顏榕律師翻譯判決全文!)--
※日文全文請參照http://www.news-pj.net/diary/1001;轉載請載明出處,如有錯誤煩請指正。
图片
主文
  1. 被告對於原告目錄1所記載之各原告(由大飯核能發電廠為中心之250公里居住圈內之166人),就位於福井線大飯郡おおい町大島1字吉見1-1之大飯核能發電廠之3號機及4號機之核子反應爐不得運轉。
  2. 原告目錄2所記載之各原告(由大飯核能發電廠為中心之250公里居住圈外之23人)之請求駁回。
  3. 主文第二項各原告請求所生之訴訟費用,由該各原告負擔。其餘由被告負擔。​


Read More
0 Comments

國外新聞-美國漢福德核廢料處理場(Hanford Nuclear Reservation)放射性物質洩漏

3/13/2013

0 Comments

 
李姿逸編譯,EJA祕書處審校
美國漢福德核廢料處理廠傳出6個地下核廢料儲槽之洩漏,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官員週五表示,要求參議員對此事件進行調查。華盛頓州長因斯萊(Jay Inslee)表示,洩漏的核廢料不會構成立即的公共危險,洩漏的核廢料將需要一段時間或許數年,才會污染地下水。

儲存槽的洩漏產生的新的問題是核廢料無法如期的清除,這使得聯邦政府要清理中南部華盛頓州和福德處理場的核廢料更是難上加難,核廢料的清除常常因為延誤、預算超支以及技術問題而無法有效處理。


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官員週五表示,要求參議員對此事件進行調查。華盛頓州長因斯萊表示,洩漏的核廢料不會構成立即的公共危險,洩漏的核廢料將需要一段時間,或許數年,才會污染地下水。

Read More
0 Comments
<<Previous
    首頁>環境正義>非核家園

    非核家園

    日本福島核災警示世人,核能發電並非永續發展之能源型態;核廢料中之鈽元素,半衰期長達數萬年之久,讓不使用核能發電之後代子孫背負守護核廢料之原罪,違反世代正義;核廢料不論放置何處,鄰避現象無可避免,台灣核廢料最終處置場之選址,亦侵害原住民族之生存權,違反環境正義。因此,我們強烈要求政府遵守環境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落實「非核家園」目標。 

    Archives

    九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月 2021
    二月 2021
    五月 2020
    三月 2020
    三月 2015
    六月 2014
    三月 2013
    十月 2012

    Categories

    全部
    投書
    新聞稿
    記者會

    RSS 訂閱

網站地圖

我們的工作
​律師培訓
法規修法
居民培力
校園紮根
教育出版
環境訴訟
環境案件
交通政策
工業開發案
企業社會責任
能源政策
其他開發案件
申請法律扶助
活動訊息
環境講座
年度研討會
環境大小事
加入志工
加入會員
關於我們
緣起
組織團隊
捐款徵信
工作報告
聯絡我們


贊助我們
You can Help

​